媒体聚焦

(教育导报)校长挂帅修订人才培养方案 四川农大抓实本科专业建设

2017-05-15 17:55:19

来源: 四川农业大学·招生网

点击数:1785

    日前,历时整整4天,辗转3校区,四川农业大学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全体委员对全校24个学院的97个本科专业(包括职教类专业、新批准专业、拟申报专业)的2017版人才培养方案进行评议。这是学校首次由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对本科人才培养方案进行评议,并且由各学院“一把手”——院长逐一汇报各专业方案修(制)订情况,其他院领导、专业负责人、教学秘书都到场参会。

  “这不是小题大做,而是大事大办!”校长郑有良表示,召开如此高规格的会议是希望全校上下人人关心、人人重视人才培养工作的氛围越来越浓。以上率下,身体力行,校长、院长齐齐上阵,抓实本科专业建设,在推进“双一流”建设的征程中迈出了坚实的步伐。

  校长挂帅做好顶层设计

  今年寒假,郑有良依然忙碌,梳理全校所有本科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是其中一项重要工作。他认真翻阅各本科专业2016版人才培养方案,一一对照教育部高等教育司编辑出版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2012年)》,仔细批改,512页的全校人才培养方案汇编留下了密密麻麻的红字批注。经过全面审阅,他总结了目前全校各专业培养方案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提出《关于本科人才培养方案探讨性意见》,于开学后第一次中心组学习会上正式推出。

  该探讨性意见共有12条,内容涉及专业简介的表述、必修课的统一规范、选修课的分类与命名、课程安排、学时数的核定、学分调整等。此外还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个性特点与发展。例如,学生因特殊原因(文理兼收中的文科生、民族地区的少数民族生源等)导致必修课学习困难,可自选不超过3门推荐选修课,替代等量学分的必修课程(思政课除外)。创新创业、文化艺术、参与学校管理工作等方面特别优秀者和其他方面特长特别突出者可作为第二课堂成绩计入任意选修课成绩,原则上不超过3个学分。

  院长负责挖掘专业特色

  长期以来,分管本科教学工作都是副院长的事。此次修订由院长进行汇报,有效提高了院长们对本科教学的重视。各学院院长多次组织各系主任、专业负责人及教学秘书,按照新的要求,对进一步优化和完善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反复开展研讨。为了呈现出更好的方案,体现专业建设的特色与思路,各学院绞尽脑汁,研讨会一直开到凌晨也并非是稀罕事。

  生物科学、生物技术、生物工程,生命科学学院的“三生”专业乍听起来差异不大,但学院为各专业清晰地制定了不同的培养目标和专业特色,按照明确的培养目标,设置不同的专业基础课、核心骨干课、推荐选修课,进一步突出专业知识和专业特色。

  管理学院对如何在本科教育中进一步提升国际化办学水平有深入的思考。比如,把国际注册会计师资格考试的14门课程嵌入到财务管理(或审计学)专业的4年本科教育培养方案中,替代相近的9门必修课,其余5门课程作为推选课;会计、财务、管理学、经济学、税务、审计等各方面课程,全部采用官方指定的全英文教材。通过与国内外事务所、专业团体合作办学,创新了人才培养模式,有效提高财经类教师的国际化教学水平和学子的国际化竞争力。

  据悉,2017年版人才培养方案在今年毕业授位时审定后,学校将以此为纲,按照“差什么补什么”的原则,突出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一是任课教师差多少补多少,二是实验设备主要优先满足本科人才培养,三是加快完善实训设施,四是建立审查教师授课和学生听课安排是否科学合理的机制,五是开展毕业实习、第二课堂、网络课程等重大相关课题的研究。

    新闻来源:http://jydb.scedumedia.com/DocumentElectronic/doc-2463.html